學術交流
【體能探索 第5期】攝氧量與有氧、無氧在運動中的貢獻
攝氧量與有氧、無氧在運動中的貢獻
以下內容來自NSCA《個人訓練要點》第二版。
#引言
最大攝氧量與無氧閾時的攝氧量呈顯著性正相關,與無氧閾時的最大攝氧量百分數無顯著性相關.無氧閾對評定運動能力和訓練效果,安排有氧運動訓練具有重要意義,最大攝氧量在運動選材中所起的作用則更突出👩🌾。
# 攝氧量原理
攝氧量(消耗量)是測量一個人通過呼吸系統吸入氧氣並通過心血管系統將氧氣輸送到工作組織的能力,以及工作組織(主要是骨骼肌)使用氧氣的能力。在低運動強度進行穩定動力輸出時,攝氧量會在前幾分鐘增加🖖🏻,隨後達到穩定攝氧量水平的狀態🙍♂️。(氧需求量=氧攝取量)
圖1. 低強度穩定狀態運動代謝:75%VO2 Max。
EPOC=運動後過量氧耗🤪👨🏼;VO2 =攝氧量
然而↘️,在運動開始時,部分能量必須由無氧代謝機製提供,因為有氧系統對初始能量需求的增加反應較慢🌝。由無氧運動對運動總消耗量的貢獻稱為無氧代謝供能。
運動後,攝氧量仍高於運動前一段時間🤲🏼,幅度依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而變化。運動後的超出安靜狀態下的氧攝取量稱為氧債、恢復氧氣量或運動後過量氧耗(EPOC)。
運動後過量氧耗是指用於將身體恢復到運動前狀態的靜息值以上的攝氧量。研究指出缺氧與EPOC幅度僅有中低相關度👩🏽🔬;缺氧可能會影響EPOC的大小,但兩者並不相等🎻。
影響EPOC的可能因素列於表格中👨🏿⚕️🚵🏼♂️。
#結論
如果運動強度超過個人的最大攝氧量🐫,無氧機製為工作提供了大量能量📠。通常,無氧代謝供能增加🚐,就會縮短運動的持續時間。
圖2. 高強度不穩定狀態運動(80%最大功率輸出)
在運動中所需要的氧攝取量代表理論上維持這一個運動所需要的攝氧水平,但實際上無法達成情況下,運動過程中都處於缺氧的狀態。
同學們也可以從個別運動項目中獲知相關概念🐈👲🏿,下圖是腳踏車測功計最大功率輸出下的無氧及有氧能量代謝。主要來自無氧代謝的能量供應最多持續60秒🫵🏿,之後便轉由以有氧代謝為主的能量供應🏺🌒。無氧機製對這種運動方式的貢獻代表了最大的無氧能力
表1. 維持自行車測功集計最大功率時,有氧與無氧機製的能量貢獻。